返回網站

幕後教師室Teacher's Lounge Ep.84: Podcast knows no borders !跨國友情大串聯!從香港月餅到捷克外派先鋒的通勤家族來報到!

· 幕後教師室Teacher's Lounge

更多協助你自然學英語的內容就在通勤學英語VIP訂閱方案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15minstoday

跨國友情大串聯!從香港月餅到捷克先鋒的溫暖故事

這集 Teacher's Lounge 是一個超級溫暖的特別集數!從香港來的小粉絲帶著道地月餅來台灣,到遠在捷克布拉格的台商先鋒偶然發現彼此都是 15Mins 的忠實聽眾,再到陪伴了整個高中時期的 Alex 成功考上心儀大學,這些跨越時空的連結讓人深深感受到語言學習的神奇力量。

香港小粉絲的台灣美食之旅

故事要從一個很可愛的 request 開始。六歲的 Winston 向 John 老師許願:「是不是可以做一個 20 minutes cafe,不要做 15 minutes cafe?」John 老師笑說:「其實我們每一集都超過 20 分鐘,小朋友還沒有時間的概念,所以是真的很小。」

這次香港來的通勤家族帶著兩位小朋友 Winston 和四歲的妹妹 Murphy 來台灣進行四天三夜的旅程,還特地帶來了香港道地月餅感謝節目製作團隊。這不是一般在台灣看到的美心或奇華月餅,而是「香港當地人在吃的百年老店月餅」,John 老師驚嘆:「好重!真材實料啊!我沒有摸過這麼重的餅,真的!你拿起來下面會有其他東西。」

從鐵路便當到雙排骨的生活智慧

這位香港朋友其實是老聽眾了,從去年開始就一直給節目很多回饋,特別喜歡 English Cafe 中提到的台灣美食內容。更有趣的是,他還曾經分享過「鐵路便當秘技」:「大家去買排骨便當的時候要秤一下重量,比較重的有可能會有兩片排骨。」

這個秘技後來真的在台北車站得到驗證!「他跟朋友講了,結果他朋友在台北車站買排骨便當,就手抓有去摸那個比較重的,結果真的是雙排骨!」阿鍵老師感嘆:「連台灣人都不懂的秘技啊!」John 老師開玩笑說:「要是我們現在還是學生時代的話,這個秘技,哇塞,每天每個學生都給你摸一下,會看到一堆人在那邊手蹭變大。」

多語言環境下成長的小朋友

六歲的 Winston 和四歲的 Murphy 展現了驚人的語言能力,能夠在廣東話、英文和國語之間自由切換。「他聽到什麼,他就講出來,那當然有些時候會聽不太懂,Winston what are you saying?然後他後面又會 reconstruct 那個 sentence,他會再說一遍。」

更有趣的是,這兩個小朋友每天早上去幼稚園的路上都會要求:「要聽 John 老師的那一集,要聽 Castella Cake。」而且 Winston 還會認真地糾正:「Castella Cake 不是 Honey Cake,Castella Cake 不見得 always 有 honey。」這次來台灣他們還真的去吃了豆花、剉冰和蜂蜜蛋糕,完全按照節目內容實地體驗。

小吉(孩子的爸爸)採用比較嚴格的教育方式:不給小朋友 iPad 或手機,主要的娛樂就是 reading 和 podcast listening。「對他們來說,我們的節目已經是他的 entertainment 裡面最頂了,最頂的娛樂了,那我們要盡量再做得有趣一點啊!」

意外的捷克連線

更神奇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捷克布拉格。John 老師有一群南非長大的朋友被公司外派到捷克工作,有一天他們在聊天時提到 John 老師的名字,結果同事的耳朵就豎起來了:「你們是在說通勤學英語那個 John 老師嗎?」

這位同事就是小郭 Antonio,目前在 CTI Europe 上班,based in Prague。他告訴朋友們:「我聽了好久,聽你的聲音的感覺,覺得你很活潑很 ABC,然後身高不高不胖。」朋友們在 LINE 裡狂笑,John 老師回應:「你們在笑不胖的這件事,對不對?」

這個巧合也讓 John 老師有機會更正一個地理觀念。當他在 Instagram 貼文寫「東歐來的祝福」時,朋友們立刻糾正:「我們是中歐,不是東歐。」John 老師解釋:「以前我們都叫他東歐,是因為 2000 年前的概念很簡單,就是柏林的另外一邊都是東歐。可是現在當然是,我們要正視一點,其實真的他們是 Central Europe。」

產業先鋒的全球佈局

小郭他們在捷克其實是公司的先鋒部隊,因為川普的關稅政策逼著很多企業將 manufacturing 移到 regional office,變成區域型而不是全球化的製造模式。「他們在那邊算是公司的先鋒,很辛苦,要去那邊從零開始,然後去那邊打造那邊替公司打造那邊的工廠跟業務。」

有趣的是,很多台灣企業現在都選擇在捷克設點。「以前我們很熟的時候是說他們都在荷蘭,但現在就是荷蘭要去東邊,真的有點遠,所以他們現在很多都選擇在捷克。」郭台銘據說也是最早一批去的台商,還在那邊買了一個城堡。

Alex 的成長軌跡

最溫馨的故事屬於 Alex,他從高二開始聽節目,現在已經考上台中教育大學的台灣語文系!「記得他是在疫情期間就開始了,在我們 VIP 之前,算是高一,近乎高一的時候,整個高中我們陪他長大。」

Alex 對語言學習很有熱情,在當時的 live podcast 中「幾乎每週他是第一個到,最後一個走」,積極練習口說。現在考上台灣語文系,算是走向他真正有興趣且願意鑽研的領域。

阿鍵老師也很好奇 Alex 未來的學習內容:「台灣語文除了台語之外,其實現在很大一部分是在做原住民語,然後南島語系這些,這其實也是很大的一個主題。」從語言的傳播可以了解「大概哪裡的人是怎麼來的」,這是很值得研究的領域。

跨越時空的溫暖連結

這些故事展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:從 4 歲到 18 歲,從台灣到香港再到捷克,15Mins 的聽眾遍布各個年齡層和地區。「我們今天的留言有從 4 歲到 18 歲,到可能有 38,不知道還有沒有更之後。」

John 老師感慨地說:「有些時候在這個轉換期呢,沒有問題。我們這麼多年製作這些內容,你看我們從 Alex 他從高中到高中畢業到上大學,Winston 呢,可能有一天我們會做到說 Winston 跑來台灣自己來台灣玩的時候來找我們。」

語言學習的生活化體驗

這些真實故事完美詮釋了 John 老師一直強調的理念:「生活的周遭,點點滴滴,都是學習的 opportunity。Learning opportunity everywhere,you can learn English just from reading labels on boxes and packages,from food to cosmetics to anything that you really really like。把你的英文跟你的中文都把它當成你的 first language 來,這樣子很自然的,你就不會覺得說,哎呀我要轉換,或者是我要怎麼背單字等等的。」

小朋友透過吃台灣美食來做機會教育,學習多國文化;香港家庭利用通勤時間進行英語沉浸;遠在捷克的台商透過 podcast 維持與台灣文化的連結;高中生藉由參與 live podcast 練習口說並確立未來方向。

國際化媒體的影響力

「你看我們這個國內外有 podcast 呢,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一種媒體,所以讓大家都可以收聽,然後收聽了以後呢,讓我們在台灣也可以好像接觸得到國外所發生的事情。」

這個觀察很重要。在全球化的時代,一個 podcast 節目可以成為連結不同國家、不同文化、不同年齡層聽眾的橋樑。無論是香港的小朋友學台灣美食文化,還是捷克的台商保持與家鄉的連結,或是高中生透過英語學習找到人生方向,都展現了語言學習超越學習本身的意義。

準備好成為下一個跨國連結的故事主角了嗎?也許下次在世界的某個角落,你也會遇到同樣在聽 15Mins 的朋友,然後發現原來我們早就被這些溫暖的聲音連結在一起了。

想要加入這個溫暖的國際學習社群嗎?立即訂閱 15Mins,讓英語學習成為你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,也許下一個溫馨故事的主角就是你!

想要加入這個充滿學習熱忱的VIP社群嗎?

通勤學英語VIP訂閱方案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15minsto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