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協助你自然學英語的內容就在通勤學英語VIP訂閱方案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15minstoday
清單革命來了!從醫生到歐巴馬顧問都在用的學習秘技
你以為 checklist 只是簡單的待辦事項清單嗎?這集 Teacher's Lounge 要徹底顛覆你的想法!John 老師和阿鍵老師帶來了一本來自醫學界權威、曾經擔任歐巴馬醫改顧問的重磅著作《清單革命》,要告訴你為什麼連飛行員和外科醫生都離不開 checklist,以及如何運用進階清單技巧讓你的英語學習產生革命性的突破!
從歐巴馬顧問學來的簡單智慧
《清單革命》的作者 Atul Gawande 可不是一般人。他是印度裔醫生,同時也是公共衛生研究的權威,更重要的是,他曾經是歐巴馬醫改(ObamaCare)的重要顧問。「當年的 ObamaCare 有一部分是他的 idea 跟他的架構、他的研究做出來的。」John 老師介紹時特別強調了這位作者的分量。
但這樣一位頂尖學者為什麼要寫一本關於 checklist 的書?John 老師的疑問很有意思:「就好像 Warren Buffett 來告訴你說你要存錢,這件事情會不會⋯⋯為什麼要出一本書呢?」答案就在於,真正的專家看到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深度。
簡單工具背後的深刻洞察
Atul Gawande 的核心觀點是:我們現在面臨資訊過量和操作流程過度複雜的問題,因此需要用更簡單的工具來應對。「不是叫你把東西記下來,而是你可以用打勾就可以了事的。」但這個「簡單」有個重要前提:在速度要快、資訊量要大、工作流程很複雜的現代環境中,我們的工具也變得很複雜,結果搞不清楚「是工具在用你,還是你在用工具」。
這讓人想起子彈筆記(bullet journal)的概念。阿鍵老師觀察:「我們現在要記一個東西、要做筆記真的有太多方法,然後要記下來的東西就會長得都不一樣,那到底哪一個才是重點會有點混亂。」
人性的弱點:太簡單就覺得沒價值
有個有趣的人性現象:我們往往覺得太簡單的事情就是低價值。John 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:「有時候人很奇怪,太簡單的事情反而就覺得 low value,會覺得它很低價值,就覺得高大上的東西好像比較厲害。」
「我們不會有一個 to do list 或 check list 然後要 subscribe 19.99 吧,每個月要花錢弄這個東西就不會了嘛。」這種心理讓我們錯過了很多簡單但有效的工具。
從航空業和醫療業學來的精準執行
書中提到了一個關鍵例子:航空業的飛行員和醫療業的外科醫生都大量使用 checklist。這些都是「絕對不能出錯的部分,一出錯就是跟人命相關的」高風險行業。他們用 checklist 不是為了記住該做什麼,而是為了確保每一步都做對、做完整。
Checklist 的真正威力:發現愚蠢錯誤
Atul Gawande 指出,checklist 的核心功能不是幫你記住資訊,而是「幫助你出錯」——更精確地說,是幫你識別錯誤。特別是那些「stupid error」:「我知道我該做這個,可是這件事它的執行不完整。」
這種錯誤最常見也最危險。「不是說老板有沒有來 check,我沒有上班 check,我沒有在呼吸 check,並不是這樣。是到了工作流程裡面到了那個點,我打勾了,這件事情有沒有完全執行好?看起來他沒有達到他的 intended result,那我這個勾不能打。」
從任務導向升級到結果導向
傳統的 to do list 只關注「做了沒有」,但進階的 checklist 要關注「做好沒有」。「我們太 task oriented,其實我們這個 checklist 應該跟 result 有關,那就不一樣了,會整個把它的用法升級。」
這個概念可以完美應用到英語學習上。之前討論的 playlist 是一種分類過濾法,讓你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 casual listening 或 deliberate practice。但在分類之後,如何確保學習成效?這就需要結果導向的 checklist。
英語學習的進階 Checklist 應用
John 老師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想法:「當我在做 deliberate practice,我們怎麼樣用這個 result oriented checklist?我們要針對我們想要 improve 的點⋯⋯我今天聽力的部分,我想要聽連音,我想要聽到所有的名詞人事物,我想要聽到什麼東西,你就做一個 task based result oriented 這個 checklist。」
具體應用例子包括:
- 對數字敏感的金融業人士:「今天的數字我要能夠把它都寫出來」
- 想練習連音的學習者:「今天有沒有聽到幾個連音?」
- 想擴充詞彙的學習者:「今天聽到幾個生字?哪個生字明天可以用?」
設定個人挑戰而非工作負擔
關鍵是要把 checklist 當作「個人挑戰」而不是工作或考試。「大家通常不會很主動,變成工作或者是挑戰或考試大家就會不想做了。所以反而我覺得應該是,你想要 achieve the result,我們可以想想說我達成什麼樣的樣子,然後會讓自己覺得很高興、很有成就、很 high,那你就從那個先開始。」
進步追蹤的可視化力量
很多學習者的困擾是「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」,但又不想參加考試。進階 checklist 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。「你看到你一個禮拜打了 10 個勾,一年下來打 120 個勾、200 個勾,這有沒有進步?你自己打勾,自己都是給自己加分,其實最明顯的。」
阿鍵老師分享了學習者最明顯的進步指標:「一開始在聽我們的節目的時候可能還需要稍微專注,然後稍微用心才聽得到,但後來就是你可以慢慢的同時做其他事情或放空,但也可以聽得到、聽得懂。有的人甚至就是聽熟了之後,現在去聽英文歌你也可以抓到歌詞在唱什麼。」
從輔助工具到自然能力的轉變
學習的最高境界是不再需要輔助工具。就像香港小朋友 Winston 透過多次聆聽就理解了 Castella Cake 和 Honey Cake 的差別,「他整個詞彙是幾乎是烙印在他心裡面的,那個根本連背都不用背。」
「一開始可能你還會用到我們的學習筆記或是 shadowing 的逐字稿,後來其實搞不好不見得需要了。」更進一步的期待是學習者能用英文分享心得,「學以自用」才是真正的成功。
療癒感與遊戲化的學習體驗
Checklist 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:療癒感。阿鍵老師觀察到:「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好像有一點點療癒感,就是 checklist 你把它打勾,然後或者是你把這個 tick 換成 star 星星,或者是換成愛心 heart,你可以一個一個畫下來的時候,好像也蠻有療癒感的。」
這就像是「自製的 bullet journal 子彈日記的概念,你就一點一點把它畫下來,把它填滿」,甚至可以適度犒賞自己:「這個半年回顧了,我集滿了 30 個勾勾,我要來換一個冰淇淋。」
自主學習的終極目標
最終,進階 checklist 要達成的是完全的自主學習。「我們自主學習的部分我們可以自我追蹤,我們就不用依賴老師的考試了。」同時也能「減少遺忘」,因為透過打勾的過程等於又做了 review。
這種方法讓學習變成一個正向循環:設定想要的結果 → 執行並追蹤 → 獲得成就感 → 更有動力繼續學習。「我們每天再去累積好習慣之外,就好像我們可以複利多餘的精力、多餘的時間複利到我們人生的這個小遊戲裡面,然後再讓這個遊戲滋潤給我們養分。」
簡單工具的深刻革命
誰能想到,一個簡單的 checklist 背後竟然有如此深刻的學習哲學?從醫學權威到歐巴馬顧問,從飛行員到外科醫生,這些頂尖專業人士都在使用的工具,原來可以成為我們英語學習路上的超能力。
重點不在於工具本身有多複雜,而在於如何運用簡單的工具達成複雜的目標。當你下次打開播客準備學習時,不妨試試看準備一張紙,設定幾個想要達成的小目標,然後享受一個一個打勾的療癒過程。也許你會發現,學習從來沒有這麼有趣過!
想要體驗進階 checklist 的神奇力量嗎?立即開始你的結果導向學習之旅,讓每一次的學習都有看得見的成果!
想要加入這個充滿學習熱忱的VIP社群嗎?
通勤學英語VIP訂閱方案: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15minstoday